新中国建立后,党人非常重视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1952年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时,主席题写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12个大字。
20世纪60年代,日本女排在世界排坛上异军突起。周恩来总理注意到后,一直想探究其中的原因。他叫秘书把日本女排教练大松博文所写的关于排球训练的书找来,摆在案头仔细翻阅。
1964年11月,在周恩来总理的支持下,国家体委邀请日本女排主教练大松博文率领世界女排锦标赛冠军贝冢队访问中国。
访问结束后,周恩来总理对大松博文从严、从难、从实战出发的训练方式十分赞赏,并且提出了赶超日本,攀登世界高峰的要求。
为发展排球事业,国家体委决定在南方建一个排球训练基地。选点组几经周折,终于选定在了福建省漳州市。
为了如期完成建设,迎接全国各支排球队的到来,被称为“排球司令”的原漳州军分区司令员兼体委主任于克钊调来部队战士,组织群众义务劳动,仅用23天,就盖起一座有6块“三合土”场地的“竹棚馆”,并整修了附近4块场地。
对女排主教练郎平来说,漳州训练基地对她有着别样的意义。她16岁第一次来到这里,在此后的45年时间里,在她与排球的人生奇缘中,漳州是绕不开的一个地方。
1976年,国家体委决定重新组建中国女排,由当时中国男排主力二传挂帅,担任中国女排主教练。
在南下漳州的火车上,37岁的思绪万千。当时的中国女排比赛成绩在世界上只能排第14位,不尽如人意。他暗下决心,要吸取世界各强队的长处,创建一支中国式的,既有高度又有灵活性的,能攻能守,能高能快的全面型球队。
一到漳州,就开始紧张地工作。经过几天的挑选,从全国女排队伍中挑选出了杨希、张蓉芳、曹慧英、孙晋芳、陈招娣、张洁云等12名运动员,中国女排在漳州重新组建起来。
中国女排队员平均年龄20岁,平均身高1米76,年轻而有活力。在当时,也有人对这支年轻的队伍心生怀疑,一群初岀茅庐的新手,靠得住吗?
上任伊始,调整了训练方法。他请男排队员们来为中国女排陪练,引进一些男队的战术。在拦网上,学习男子动作,跨步移动,掌握空中移位拦网。这在当时还颇具争议,但自有他的深意。他明白,中国女排的弱项在于力量,只有能适应同男排的对决,在赛场上遭遇其他国家女排队伍时,才会游刃有余。
主教练在选择队员上,人尽其才。张蓉芳刚来时,看到她手快、脚快,反复比较后,让她打主攻位置。虽然张蓉芳身高只有1米74,但在欧美女排高大主攻手面前,她凭着精湛的技术,四号位平拉开,二、三号位进攻,转腕变线扣球、平打、吊球等技术,打球得心应手,成为世界排坛著名的“怪球手”。
说,运动员、教练员吃不起超人的苦,想拿世界冠军,只能是一句空话。在漳州女排训练基地,带领队员每天吃过早饭就练,直到吃午饭,下午午睡后再练,直到吃晚饭,有时晚上还又加一班。即使不加练,也没空闲,不是技术讨论,开会,就是看技术录像或谈心。
他不但扭转了孙晋芳倔强的脾气,把她打造成具有“牺牲精神、团队奉献精神”的主力二传手,更是将当时年仅18岁的郎平破格调入国家队,他认为郎平行,条件好,也肯练。虽然非常稚嫩,身体很单薄,但动作合理,协调。在新老交替的低谷时期,他努力研究技战术,还为女排队员们开展心理疏导。
1979年,在香港举办的第二届亚洲女排锦标赛上,中国女排击败日本女排,第一次拿到了亚洲冠军。
郎平的扣球技术震惊了日本媒体,之前对郎平未加注意的日本媒体,将郎平形容为中国女排的“新兵器”,并将她作为重点研究对象。
让日本女排和媒体没有想到的,主教练凭借着在漳州基地的魔鬼训练,不负众望,在较短时间内,就把中国女排打造成一支拥有作风过硬、团结友爱、有勇有谋、能打胜仗的队伍。
中国女排姑娘们逐渐在世界排坛上崭露头角,从这时开始,中国女排一路高歌猛进,让世界排坛进入到了一个“中国女排时代”。
2021年11月16日,是中国女排1981年首次夺冠的40周年纪念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中文国际频道自11月15日起每晚8点播出五集纪录片《女排娘家》。该片由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国家记忆》栏目组制作,以“女排娘家”为主题,通过走访大量亲历者、几代中国女排队员和历任主教练,讲述几代中国女排人把“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女排精神不断传承与发扬的故事,深入纪录了中国女排的非凡历史和拼搏精神,为中国成立100周年献礼。
五集纪录片《女排娘家》分为《漳州基地》、《女排崛起》、《祖国至上》、《顽强拼搏》、《永不言败》五个篇章。
1981年11月16日,在日本举行的第三届女排世界杯上,中国女排战胜日本女排,取得了中国第一个三大球项目的世界冠军。由此,世界排坛开始进入了“中国女排时代”。女排姑娘们从1981年到1986年,创下了世界排球史上的第一个“五连冠”纪录。“女排精神”也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精神符号。
中国女排从当初的“五连冠”成长为之后的“十冠王”,并在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女排决赛中实现惊天大逆转,战胜俄罗斯队,再次摘金,重回巅峰。自此之后的中国女排几经坎坷,次次在低谷中奋起。而在这些辉煌的背后,有一个位于福建漳州的女排训练基地,默默记录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女排姑娘和教练员们的故事。
40年来,中国女排有过成功登顶的辉煌,也有过跌入低谷的挫折,但他们始终保持祖国至上、为国争光的初心,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作风和永不言败,勇攀高峰的精神,所形成的女排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成为中国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励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投身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中国女排的成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历程同频共振,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精神风貌和拼搏精神的缩影。新时代大力弘扬女排精神,就是要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团结协作,敢拼善赢,为祖国昌盛和人民幸福汇聚各方面力量,同心共筑中国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Shams:公牛将朗佐-鲍尔送至骑士换回奥科罗
小米YU7爆火催生倒卖订单:交付时间最长56周,有黄牛加价1.7万转卖
OPPO Reno15系列再次被确认:双尺寸直屏+2亿主摄,硬件也有惊喜
vivo X200 Pro升级OriginOS 5.0.22.2:体验后,说说线系列再次被确认:尺寸布局已经,或五代同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