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深夜,7架美军B-2“幽灵”隐形轰炸机掠过伊朗领空,向福尔多、和伊斯法罕三处投下14枚单枚重达15吨的GBU-57钻地弹。几乎同时,一艘美军核潜艇向伊斯法罕发射了20余枚“战斧”巡航导弹。这场代号“午夜之锤”的突袭持续仅25分钟,美国总统特朗普旋即宣告:“伊朗已被彻底摧毁!”
然而,爆炸的硝烟尚未散尽,情报评估却揭示了截然不同的真相——伊朗早已转移了关键核设备与浓缩铀。空袭前48小时,福尔多外围出现异常:大批卡车在外的公路上出现,后续情报证实,这疑似是伊朗紧急转移离心机与核材料的信号。6月24日,美国国防情报局(DIA)一份内部评估报告泄露:钻地弹仅破坏了福尔道的地表结构与部分入口,但深埋于山体下百米的核心区域未受致命损伤;纳坦兹的地下离心机组“基本完好”,而伊斯法罕的铀转化设施虽遭严重破坏,但关键材料已提前转移。
伊朗原子能组织更公开宣称:“核计划将不间断推进,已准备好重启铀浓缩。”白宫与军方的“彻底摧毁”论遭遇尴尬打脸。而根据外媒日前披露,就在美军轰炸机群呼啸而至时,波斯湾东南海域正有两艘中国海军的船只在关注着这一切,舷号855和815A的电子侦察船已经就位。据开源航行数据,两舰于6月22日经亚丁湾全速驶入波斯湾,恰在空袭前完成部署。这场“巧合”实则是经典的电子情报战术。815型侦察船配备电磁频谱分析系统与卫星数据链,可实时截获雷达信号、通讯频段及武器制导参数。
美军此次行动中,B-2的隐身突防路径、电子战编队协同模式,以及“战斧”导弹的定位精度,均成为中方侦测的焦点。伊朗的“先知先觉”绝非偶然,而是多重防线叠加的结果。首先福尔多深嵌山体,顶部覆盖层达百米,远超GBU-57钻地弹60米的理论穿透深度。伊朗更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加固关键节点,使钻地弹实际破坏力骤降。
其次,以色列6月13日对纳坦兹的试探性空袭暴露了打击逻辑。伊朗随后疏散核科学家、转移高浓度铀储备,并通过地下隧道网络分散设备。而美军虽动用125架战机与75枚精确制导弹药,却因情报滞后陷入“战术成功、战略失效”的困局。这场“扑空”的突袭正引发连锁反应,首当其冲的是美国战略威信受损,国防部陷入被动,既无法兑现“消除伊朗核威胁”的承诺,又面临中东4万驻军遭报复的风险。
其次,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宣告“12天战争结束”,高调启动重建,并联合沙特等海湾国家呼吁“区域和解”。遇袭反而强化了伊朗“受害者”形象,为其重启铀浓缩铺平舆论道路。另外,大国博弈暗流涌动,俄罗斯与中国在安理会推动停火决议,斥责美国“冲击核不扩散体系”。
中方侦察船的近距离观察,既积累了对美作战数据,也向中东传递了“平衡者”信号——中国正以技术手段介入传统由西方主导的安全架构。美军“午夜之锤”的落空,揭开了现代战争的新逻辑:隐形战机与钻地弹可以摧毁混凝土,却无法击穿一个国家的战略决心与全民防御意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在英国当黑户多容易?记者伪装非法移民,落地就能租号送外卖,一周250镑...
婚纱抄袭凯特,贝佐斯新婚妻子被群嘲,中国时尚巨头连带躺枪:Shein王妃是个什么鬼!?
越野车无视警示牌碾压那拉提高山草场,景区回应:涉事司机已找到,林草局查实将处罚
美股盘前大涨逾7%,特斯拉第二季度交付38.4万辆,高于市场悲观预期35万辆